在化工石化醫藥行業的激烈競爭環境中,工程設計資質等級是企業實力與競爭力的直觀體現。2025 年,對于擁有乙級資質的企業而言,向甲級資質升級是拓展業務版圖、提升市場地位的關鍵一步。這一升級之路充滿挑戰,需要企業在多個核心領域精準發力、精心籌備。
緊密貼合政策導向,精準規劃升級路徑
國家對化工石化醫藥行業的政策規劃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依據《關于 “十四五” 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到 2025 年,行業需構建自主創新能力強、結構布局合理、綠色安全低碳的高質量發展格局。企業在謀劃升級時,務必將政策目標融入自身發展戰略。例如,積極投身綠色化工項目設計,助力行業節能減排,既順應政策要求,又能在資質評審中展現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前瞻性。
同時,嚴格遵循《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資質管理規定》《工程設計資質標準》等法規要求準備申報材料至關重要。申報材料涵蓋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工程設計資質申請表、申報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人員基本情況及業績表、企業社保情況承諾書等。其中,業績申報要求嚴苛,企業必須完成所申請行業相應專業設計類型大型項目工程設計不少于 1 項,或中型項目工程設計不少于 2 項,且項目均已建成投產,同時在四庫一平臺可查且顯示 A 級竣工。
優化人員配置,筑牢升級人才根基
2025 年,化工石化醫藥行業甲級資質對專業人員的數量與質量要求更高。企業需確保專業配備齊全、合理,主要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嚴格符合資質標準中主要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表的規定。
常見的人員配置要求如下:注冊人員方面,注冊化工(技術負責人)1 人,該技術負責人需主持過相應專業大型項目 2 項(在四庫一平臺可查詢 B 級以上竣工項目);注冊化工 7 人、一級建筑師 1 人、一級結構師 2 人、注冊給排水 2 人、注冊暖通 1 人、注冊動力 2 人、注冊電氣 1 人、注冊造價 1 人。非注冊人員中,中級環保 1 人、中級技術經濟 1 人、中級通信 1 人、中級機械 3 人、中級自控 2 人、中級總圖 1 人。
企業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總工程師應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10 年以上設計經歷,且主持過所申請行業相應專業設計類型的大型項目工程設計不少于 2 項,具備注冊執業資格或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主導專業的非注冊人員需作為專業技術負責人主持過所申請行業相應專業設計類型的中型以上項目工程設計不少于 3 項,其中大型項目不少于 1 項。
企業可通過與高校合作,提前鎖定優秀應屆畢業生,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同時,為在職人員提供定期培訓,鼓勵其參加行業研討會、專業技能培訓課程,如組織員工參與最新化工工藝設計軟件應用培訓,提升設計效率與質量。此外,積極引進具有豐富大型項目設計經驗的高端人才,建立合理的薪酬福利體系與職業發展通道,吸引并留住人才,確保人員團隊的穩定性。
積累優質業績,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豐富且高質量的項目經驗是企業升級的有力支撐。2025 年,企業的項目類型應涵蓋大型煉油廠、石化生產基地、醫藥研發中心等不同規模與復雜程度的設計。這些項目不僅要順利建成投產,還需在安全標準、環保指標、經濟效益等方面達到或超越行業平均水平,在行業內樹立良好口碑。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規范進行設計與管理,確保項目順利推進。項目完成后,及時收集整理設計圖紙、項目報告、竣工驗收文件等資料,建立完善的項目業績檔案。同時,確保項目業績在 “四庫一平臺” 等官方系統中可查詢、可核實,提高業績的可信度。例如,某企業在申報資質升級前,對過往中型項目進行系統梳理,補充完善資料,并與項目業主溝通協調,確保項目業績在官方平臺信息準確無誤,最終成功通過資質審核。
加大創新投入,引領行業技術革新
2025 年,行業對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的要求達到新高度。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需在 2025 年達到 1.5% 以上,并且要突破 20 項以上關鍵共性技術和 40 項以上關鍵新產品。企業應加大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鼓勵技術人員開展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究與應用,如研發更高效的化工分離技術、智能化的醫藥生產控制系統等。
積極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與修訂工作,通過參與標準制定,提升企業在行業內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使企業技術優勢得到行業認可。加強與科研機構、高校的產學研合作,借助外部科研力量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例如,與高校聯合開展綠色化工技術研究項目,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應用到企業工程項目設計中,為資質升級增添技術砝碼。
2025 年化工石化醫藥行業工程設計乙級升級是一個系統且復雜的工程。企業需深入解讀政策法規,優化人員配置,積累優質項目業績,加大創新投入,從各個關鍵方面持續努力、精心籌備,逐步提升自身實力,順利實現資質升級,在行業中搶占更有利的發展地位,開啟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